第490章 那三年(2)(1)(1/5)

一个梦,关于以前的回忆,这段记忆,几乎已经湮没在我的大脑之中,没想到,它在这个时候重新清晰地浮现在了我的脑海里。

酷暑,杜磊失踪前的几个月,我们刚从警校毕业不久。

我和杜磊走在烈日之下,B市的高温几乎要把人烤熟,阳光刺得我们睁不开眼。

“李可,我喜欢烈日。”

“为什么?”我看着杜磊满头的汗珠,他全身的衣服已经紧紧地贴在了他的身上。

杜磊:“我也想像烈日一样耀眼。”

我笑笑:“你可以的。”

杜磊:“只是,我一直可悲地生活在那团阴云之后。”

杜磊说着,指了指天上,暴风雨即将来临,一团阴云漂浮在天空之中。杜磊的话音刚落没多久,阴云慢慢将烈日遮挡住了,耀眼的阳光不在,阴云的轮廓变得发亮。阳光似乎正在奋力地想要冲破阴云,但是,它最终也没能成功。

雨滴落下,天上的阴云越来越多,那耀眼的烈日,再也不在了。

我愣愣地盯着天上,任凭雨水将我的全身打湿,我的心里萌生了一种奇怪的念头,就在那念头马上要冲破我大脑的束缚时,杜磊用力拍了拍我的肩膀:“快跑啊,下大雨了!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
第490章 那三年(2)(1)(2/5)

我睁开了双眼,梦结束了,我缓缓地坐了起来,直到现在我才终于明白过来,不仅仅是杜磊自杀的时候,早在很久之前,杜磊似乎就已经有难言之隐了。他曾经对我说过的每一句话,似乎都高深莫测,虽然我还不知道他对我说的话是什么意思。

在所有人的眼里,杜磊一直是最最平凡的那个人。

我从抽屉里取出了杜磊的一张照片,杜磊正对着镜头敬着标准的警礼。我微微叹了一口气:“杜磊,你真的平凡吗?”

330案,看似是杜磊悲惨命运的开始,但或许,早在那之前,杜磊就已经预感到他会有这样的遭遇了吧。

我和江军很早就出了门,按照我的推测,刘博士向孤儿院捐赠遗产,很可能是给我提供一条指引。杜磊和孤儿院的关系密切,而刘博士和杜磊的关系也很密切,所以刘博士可能知道杜磊的难言之隐,却又不方便明说,于是让我对那所孤儿院产生了关注。

我和江军决定再去对孤儿院进行一次严密地勘察。

这一次,我们不仅仅去了郊外的孤儿院,也到了孤儿院在B市的原址。杜磊在去孤儿院的时候,孤儿院还没有搬迁到郊外,那里或许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
第490章 那三年(2)(1)(3/5)

有更多的线索。

我们在郊外的孤儿院并没有发现其他有价值的侦查线索,于是我们又赶到了市内的那条小胡同里。孤儿院已经搬迁多年,但这里还是和几个女人的回忆里一样冷清偏僻。小胡同外有好几间四合院,这里还保留着B市很久以前的民居。

四合院里,孩子欢乐地嬉戏,老人也坐在院里聊天。

穿过小胡同,我们看到了一道破旧的小木门,由于位置偏僻,孤儿院搬迁之后,这里并没有被重新利用起来。江军伸手轻轻地推开了那道门,随后,我们跨过了门槛。门里也是一个院落,院子很大,罗院长在的时候,最多的时候一共有几十个孩子,这么大的地方,倒也够那么多人居住。

我们一间房一间房地勘察了起来。几个女人搬迁的匆忙,孤儿院里还有很多东西没有被搬走,这么多年过去了,那些残留在孤儿院里的东西早已经布满了灰尘。我和江军一个抽屉一个抽屉地打开。

里面都是一些小孩认字的课本和一些书籍。

我们把每个房间都勘察了一遍,就在我们以为要毫无收获,准备离开的时候,桌脚的一样东西,引起了我们的注意:一个臂章。我一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
第490章 那三年(2)(1)(4/5)

眼就认了出来,这是B市警校在校生所用的臂章。

我猛然间想了起来,几年前,杜磊的警校制服上少了一个臂章,从而被教官惩罚,整整跑了二十圈操场。这个臂章,好像就是杜磊的。如果不是特别激烈的摩擦,臂章不太可能会自动掉落,所以那个时候我一直在问杜磊,臂章去哪里了。

但是杜磊都只是很敷衍的回答,现在想来,臂章是杜磊自己撕下来的。出警校不能穿制服,而臂章会出现在这里,自然也是杜磊自己带过来的。再仔细思考,杜磊为什么要带臂章过来,无非就是要送人。

杜磊和罗夕经常接触,所以臂章很有可能是杜磊送给罗夕的。

“杜磊为什么要把臂章送给罗夕?”江军不解道。

我眯起了双眼,这个臂章,在杜磊眼里代表着什么,我再清楚不过。杜磊曾经不止一次地跟我说过:正义和理性。

我手里捏着臂章,慢慢地走出了孤儿院。经过胡同外的四合院时,江军看着里面坐着的老人,建议我进去打听一下。孤儿院离他们这么近,他们知道什么也是有可能的。于是,我们又踏进了四合院里。

老人们都很热情,见我们是来询问的,大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
第490章 那三年(2)(1)(5/5)

家都慢慢悠悠地走了过来。院子里,孩子嬉戏的声音回荡着,这给这古老的民居增添了几分青春的氛围。

说起当年的孤儿院,几个老人的记忆还很清楚。他们一直在夸罗院长这个人,他们说,罗院长实在太善良了。罗院长办孤儿院,把自己所有的钱都贡献了出来,几个老人串门的时候,看到孩子在吃饭,但是罗院长却什么都没吃。

那个时候,罗院长的年纪也已经非常大了。询问之下,大家才知道,孤儿院的资金遇到了困难,罗院长怕孩子吃不饱,所以她自己才不肯吃饭。后来,罗院长的善心感动了很多人,大伙筹钱,并联系了社会上的很多公益人士,孤儿院这才得以正常存续。

罗院长除了照顾孩子,还特别照顾街坊邻居,孤儿院的经济状况好了之后,罗院长把多出的钱拿出了一部分,照顾这一带经济条件特别艰难的老人。所以在这一带,罗院长可谓是家喻户晓。

尽管罗院长已经死去多年,但是受过罗院长恩惠的人还对罗院长念念不忘,他们每一年都会去罗院长的墓前祭拜。但是,孤儿院最早是从外省哪个地方搬迁来的,没有人知道,也没有人问。

(本章完)

万本小说 永久免费读
页面篇幅有限,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安装客户端,打开应用即可阅读完整内容,内容不精彩算我输!
点击下载永久免费看

点击中间区域
呼出菜单